新加坡积极响应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倡议,自2025年1月1日起对大型跨国企业实施15%的最低有效税率政策。
01
背景 与目的
随着全球税改的浪潮不断推进,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牵头制定了全球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框架(BEPS 2.0),旨在通过全球统一的最低税率等措施,提高税收透明度并防止税基侵蚀。
新加坡作为亚洲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积极响应这一全球倡议,计划自2025年1月1日起实施15%的最低有效税率政策。此举不仅标志着新加坡在全球税务合规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也旨在确保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承担合理的税负。
02
适用 的范围
自2025年1月1日起,新加坡将对在新加坡开展业务或总部位于新加坡的大型跨国企业实施15%的最低有效税率。
该政策中的大型跨国企业主要针对的是全球年收入至少为7.5亿欧元(约10亿8670万新元)的跨国企业。
这一政策的实施,意味着这些企业的税负将不得低于15%的最低标准,以确保其在全球范围内承担合理的税负,防止通过复杂的税务筹划手段降低税负,从而保障新加坡的税收利益。
03
补足税 机制
新加坡还引入了补足税机制,以确保这些企业在新加坡的有效税率不低于15%。具体包括:
1.国内补足税(DTT):
主要适用于在新加坡境内运营的大型跨国企业。这些企业如果其在新加坡的有效税率低于15%,则需要通过支付补足税的方式,将其税率提升至15%。这一措施旨在防止企业通过复杂的税务筹划手段降低税负,从而确保新加坡的税收收入不受影响。
2.跨国企业补足税:
适用于在全球范围内运营、且母公司在新加坡的跨国企业。这些企业如果其全球有效税率低于15%,就需要在新加坡缴纳额外的税款,以确保整体税率达到15%。这一措施有助于防止企业通过利润转移等手段侵蚀税基,从而保障新加坡的税收利益。

04
投资税收 抵免政策
为了减轻税改对跨国企业的影响,并继续保持新加坡对跨国企业的吸引力,新加坡政府还推出了投资税收抵免政策。
这一政策旨在帮助符合条件的企业抵消部分投资支出成本,从而减轻其税负。投资税收抵免政策涵盖了研发、创新、技术开发及本地生产性投资等多个领域。
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通过提交相关申请材料,向新加坡税务局申请税收抵免。税务局将根据企业的投资情况和经济贡献进行审批,并确定具体的抵免额度。
05
对中小企业 有何影响?
实施15%的最低有效税率,主要针对的是大型跨国企业,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由于规模较小、收入较低,它们并不直接受到这一政策的影响。
可能的间接影响:
税务环境调整:随着大型跨国企业税务政策的调整,新加坡的税务环境可能会发生变化。这可能对中小企业的税务筹划和合规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市场竞争格局:大型跨国企业税务成本的增加可能会对其在新加坡的竞争力产生一定影响。然而,这种影响是否会传导至中小企业,以及传导的程度如何,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市场竞争状况、中小企业的业务模式和定价策略等。
总而言之,新加坡于2025年实施的15%最低有效税率政策对中小企业的影响相对较小,但中小企业仍需密切关注税务政策的最新动态,加强税务筹划和合规性管理,降低税务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关注我们,了解更多企业出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