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港企业专业提供国际贸易、国际投融资、离岸豁免、 跨境电商、跨境购、海外并购重组、海外上市架构方面提供解决方案!

企业出海信息

重磅新闻 | 香港收紧“本地生”资格!“两年居港”成升学关键,否则学费暴涨近5倍!

香港政府于7月31日宣布重大教育政策调整,修订政府资助专上课程学额及资助申请资格。核心变化在于收紧“本地生”定义,特别针对持“受养人签证”的学生群体。

新规要求他们必须满足连续两年实际居港条件,才能享受本地生学费优惠及政府资助。此项政策将于2027/28学年正式生效,直接影响相关学生的升学路径及家庭财务规划。



一、政策背景:争议与变革

近年来,随着“高才通”、“优才计划”等人才引进政策的推进,超过10万名新移民通过相关计划携子女来港。


根据原有政策只要持有香港身份证(含受养人签证)且获签时未满18岁,无论是否在港居住,均被认定为本地生,享受港校80%本科学额分配及约4.2万港币/年的本地学费标准。


问题随之浮现——部分家庭子女并未实际在港长期生活,仅在高中阶段短期赴港就学,便以“本地生”身份报考香港高校。这种现象被舆论称为 “考试移民” ,引发了香港本地家庭对“身份套利”与“资源挤占”的强烈质疑。



二、新政策核心要求:两年居港门槛

香港教育局此次改革的核心是设立双重学费结构,实现“身份不变,权益分层”的调整目标。

  • 第 I 类(获资助):

  • 香港永久性居民、单程证持有者。

  • 受养人签证持有者: 首次获签时未满18岁,且在课程开课前两年内,每年累计离港不超过90天(需提供在港全日制中学就读证明或出入境记录)。

这类学生将继续享受约4.2万港币/年的政府补贴学费标准。


  • 第 II 类(自费):

  • 未满足上述“两年居港”条件的受养人签证持有者。

  • 持工作签证、优才/高才等人才计划签证者。

  • 非本地学生(如学生签证持有者)。


    此类学生虽仍可申请报读政府资助课程,但需缴付不获资助的学费,金额将与非本地生学费水平一致。以香港大学为例,STEM类专业非本地生学费高达约218,000港币/年,是本地生的近5倍。


    • 过渡安排: 

    为缓冲影响,2027/28学年(2026年10月申请)的居港要求暂定为一年。2028/29学年起全面实施“两年居港”标准。



     三、居港年限:要求与证明

    新政策中最关键的“两年居港规定”如何具体落实?



    根据规定,申请人必须提供以下两种证明之一:

    1. 在港就读证明:显示在课程开课当年5月31日前的两年期内,以全日制学生身份于香港开办正规课程的学校就读;或

    2. 出入境记录证明:向入境处付费申领涵盖该两年期的出入境记录,证明每年不在香港的时间不超过90天(即每年在港不少于275天)。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规定不仅适用于学士学位课程,同样覆盖副学位、高年级学士学位及研究院修课课程的政府资助学额。



    四、新政将会影响多少人?

    近年来,香港特区政府积极开展抢人才行动。截至今年6月,各项人才入境计划累计收到近50万份申请,其中近33万份申请获批,已有近22万人来港。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来港人才计划中18岁以下受养人的数量达到了5.5万人。  


    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安排孩子到香港读书的家长,需尽快做好规划和安排。



    五家庭应对:策略与建议

    针对不同情况的高才通/优才/专才计划家庭,专家提出以下策略建议:

    1. 已获香港身份但居港未满3年家庭:

      子女应立即赴港就读,开始累积居住记录;保留税单、租房合同、社区活动证明等材料;优先选择正规DSE学校确保身份与学籍真实有效。

    2. 计划申请身份家庭:

      加速办理流程,确保子女同步获得受养人签证;子女应尽早赴港入学,锁定“本地生”身份起点;选择官方认证DSE学校,避免自修生路径被拒风险。

    3. 子女正值高中阶段家庭:

      2026届申请不受新规影响,仍有时间窗口;2027届仅需一年居港要求,现在规划仍不晚;不符合条件者可考虑国际课程或内地高考备选方案。

    4. 自修生”报考路线学生:

      转入官方认证DSE学校就读;确保符合考评局6月发布的新自修生规定,避免因材料问题被拒考。


    此次“本地生”定义修订是香港教育政策的重要转折点,核心在于堵塞利用身份获取教育福利的漏洞,同时为真正扎根香港发展的家庭保留通道。

    END

    ·兴港企业·

    兴港成立于2006年,19年企业服务经验!

    专业提供海外公司注册、商务秘书服务、年审、

    做账报税、银行开户、投资移民等一站式服务。


    如您有